词条 | 刘鸿训 |
释义 | 刘鸿训 (1561-1634)字默承,号青岳。山东济南府长山(今邹平)人,刘一相子。嘉靖四十四年(1561)七月初九生。万历三十七年(1609)举于乡,四十一年进士,选翰林院庶吉士,四十四年授编修。万历四十八年七月神宗崩,其子朱常洛嗣位,是为光宗,改元泰昌。泰昌元年(1620)八月,光宗以登基诏,令鸿训与礼科给事中杨道寅往朝鲜开读,未行而光宗又亡,其子熹宗朱由校即位,次年改年号天启。鸿训与杨道寅于天启元年(1621)再受命充正﹑副使至朝鲜颁诏,三月初十渡鸭绿江,在朝鲜停留月余,由水路归国。归后,鸿训天启三年升右春坊右中允,四年升左谕徳,以艰归。六年即家晋少詹事兼侍读学士,旋以忤魏忠贤革职归。崇祯初,廷推阁臣,以金瓶掣签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,予机务,二年(1629)入直。寻以事忤旨,谪戍代州。崇祯七年五月卒于戍所,年七十四,福王称制江南,诏复原官。著述有崇祯十三年刘孔中刻清雍正间印本《四素山房集》十九卷,首周应期﹑王与胤等序,内卷一为诗,收诸体诗二百七十余首,余收各体文,诰敕﹑诏书﹑表笺﹑疏揭﹑书启也一并收入,另附《皇华集》诗文二卷。此《皇华集》当据朝鲜政府编印之《(辛酉)皇华集》编刊,然两者内容﹑编排均有不同之处。鸿训所著另存万历刊本《癸丑科馆阁试草》一卷。所辑《玉海纂》二十二卷,有清顺治间刊本。清宋弼《山左明诗钞》卷二八录其诗八首。生平见倪元璐《青丘刘公暨元配夫人曲氏夫人王氏合葬墓志铭》(《倪文贞集》卷一〇)﹑陈济生《天启崇祯两朝遗诗·小传》﹑清陈鼎《东林列传》卷一八《刘鸿训传》﹑清张廷玉《明史》卷二五一。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