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汪春源 |
释义 | 汪春源 (1869—1923)字杏泉,号少义,晚自号柳塘。台湾安平人,寄籍福建樟州。少孤,幼承母训,尝肆业于引心书院。光绪八年(1882)应童子试,以文才受知于知县祁征祥,选入县署,聘幕友设席教之。后应岁试,蒙提督学政唐景崧屡拔置第一,送海东书院肄业,师事施士洁。又以髫年入许南英所创崇正社,时论誉之。十四年,中举。二十一年赴京会试,时《马关条约》签订,乃与台湾应试举人上书都察院痛陈反对割弃台湾,又参与康有为“公车上书”。事未成,耻为异族之民,遂寄籍樟州。三应会试不售,考授内阁中书。二十四年,会试中式,为贡士,次年补行殿试。二十九年始成进士,典试江西。历任大庾﹑建易﹑安义﹑安仁知县。宣统三年(1911)归樟州。1915年参加厦门菽庄吟社,与社中台籍诗人林尔嘉﹑林景仁﹑施士洁﹑许南英等唱和,每多眷怀台湾故土之作。工诗﹑文,并工书法,著有《柳塘诗文集》。生平事迹见汪春源自撰《汪进士自述》(《台南市政》第8期)﹑《台湾省通志·人物志》﹑《台南市志·人物志》。(王飚)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