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卢多逊 |
释义 | 卢多逊 (934——985)怀州河内(今河南沁阳)人。后周显德初进士及第,释褐秘书郎,迁集贤校理﹑左拾遗﹑集贤殿修撰。建隆三年,以本官知制诰,历祠部员外郎。乾德二年,权知贡举。三年,加兵部郎中。四年,复知贡举。六年,加史馆修撰﹑判馆事。开宝二年,太祖征伐太原,以多逊知太原行府事,又命权知镇州。宋师还,直学士院。四年冬,命为翰林学士。六年,出使江南还,奉诏同修《五代史》,迁中书舍人﹑参知政事。南唐平,加吏部侍郎。太平兴国初,拜中书侍郎﹑平章事。四年,从征太原还,加兵部尚书。七年,因交结秦王赵廷美得罪,削夺官爵,流配崖州。雍熙二年,卒于流配之所,年五十二。卢多逊博涉经史,聪明强记,文辞敏给,喜好任数,有谋略。宋太祖郊祀洛阳,诏令乃由多逊书草,有“定鼎洛邑,我之西都;燔柴泰坛,国之大事”句,太祖甚称之(《宋朝事实类苑》卷四○)。在流放地,临终撰遗表,称“昔日位居黄𬮤,众口铄金;此时身谢朱崖,蔓草萦骨”,时人以为“虽有五代衰气,然亦可哀矣”(《四六话》卷上)。《全宋诗》卷一八录其诗三首。《全宋文》卷五三收其文八篇。事迹见《东都事略》卷三一﹑《宋史》卷二六四本传。(闻群)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