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韩菼
释义
韩菼

(1637—1704)字元少,晚号慕庐,江苏长洲(今苏州)人。康熙十二年进士第一人及第。授翰林院修撰,官至礼部尚书兼掌院学士,谥文懿。韩菼少孤露,刻苦读书,通五经义疏。性恬旷,好山水,朋友饮酒,谈谐终日不倦。状元及第后,以文学受知,久值内庭。后屡乞归不允,竟卒于官。其文学欧阳修﹑曾巩,以时文之面目,运古文之精神。诗则温厚有旨。郑方坤谓其“诗名颇以文掩……然而刻露性情,吐纳风雅,其要眇之思,生动之致,缠绵往复之音,令读者掩抑低回,不能已已,固卓然成一家之言”(《国朝名家诗钞小传·有怀堂诗钞小传》)。然韩菼自序其诗则以为“自通仕籍,日浮湛馆局,无江山之胜以发其奇壮之气,无民社之寄以吐闾阎苦乐,吏治勤呰之情状。又幸无迁谪之穷,征役之劳,以迫其忧愁郁结况瘁,而写其所难言”,亦为实话。著有《有怀堂诗稿》六卷,《文稿》二二卷。生平事迹见《清史列传》卷九《大臣传》﹑朱彝尊《礼部尚书兼掌院学士长洲韩公菼墓碑》﹑方苞《礼部尚书韩公墓表》﹑沈德潜《故礼部尚书韩文懿公词堂碑记》。(吴正明)

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清代卷》
随便看

 
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8 15:32: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