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刘艺舟
释义
刘艺舟

(1875—1937)原名必成,艺名木铎。湖北鄂城人。光绪二十五年(1899)留学日本,肄业于早稻田大学理化专修科。在东京结交宋教仁﹑黄兴,入同盟会。并观看了春柳社演出的新剧《黑奴吁天录》﹑《热血》等,很感兴趣。三十三年归国,与王钟声合作演出新剧,并一同应田际云之邀北上至京,在玉成班演出新剧。宣统三年(1911)与光华﹑燕士组织剧团到大连﹑威海一带演出。武昌起义爆发,即率全团乘日轮去烟台,途中迫使日本船主停靠登州码头,随即攻占登州,就任山东军政府登黄都督。1912年,改任烟济登黄司令。袁世凯就任总统后,辞职南下。至上海,应夏月润兄弟及潘月樵之邀,搭新舞台演戏。“都督唱戏”,在上海传为一时佳话。1913年,反袁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,约请苏少卿带上海开明剧社至日本合作演出《复活》﹑《林冲》诸剧,以演剧所得接济当时流亡海外的革命党人。1915年随同中国留日学生回国请愿,反对签订二十一条,被袁世凯逮捕,至袁死后方才被释。出狱后即组织剧团编演京剧《皇帝梦》,自饰袁世凯,至各地演出。“因为他在演戏时,喜欢见景生情,借题发挥,讽刺军阀官僚,因而往往触怒当道”(梅兰芳《戏剧界参加辛亥革命的几件事》),为当道者所不容,晚年长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。1937年5月病卒。

刘艺舟兼演新剧与京剧,一生创作﹑翻译﹑改编京剧﹑新剧剧本数十种。杨尘因谓其“文章隽浚超逸,洵利时之品”(《刘艺舟传》)。欧阳予倩则认为:“(他)在台上发表言论过分突出个人,便不仅破坏了戏的完整,而且使同台角色难于配合。最初台上的长篇言论有的也能使观众动容,后来因为太多,也就渐渐不受欢迎。可是刘艺舟一直保持着他的作风。”“他由于强调个人奋斗,没有很好跟人合作过,尤其在艺术方面没有留给人一点印象”(《谈文明戏·刘艺舟》)。其所编主要剧目有《爱国血》﹑《张汶祥刺马》﹑《隔帘花影》﹑《黄龙血》﹑《复活》(据日文剧本编译)﹑《林冲》等(以上新剧),《皇帝梦》﹑《伍员伐楚》﹑《石达开》(以上京剧)及汉剧《百灵庙》等。据其子刘木铎云:“父亲去世后,我把这些剧本寄存在桂林,抗战时失散了,竟一本也没有留下来”(《回忆我的父亲——刘艺舟》)。生平事迹见刘木铎《回忆我的父亲——刘艺舟》(载《戏曲研究》第八辑,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5月刊)﹑杨尘因《刘艺舟传》(载周剑云编《鞠部丛刊·近世伶工事略》)﹑梅兰芳《戏剧界参加辛亥革命的几件事》(载《戏剧报》1961年第十七﹑十八期)等。(梁淑安)

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近代卷》
随便看

 
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8 1:24: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