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陶汝鼐 |
释义 | 陶汝鼐 (1602—1683)字仲调,一字燮友,号密庵,晚年祝发沩山,号忍头陀。湖南宁乡人。明贡生。崇祯中廷试授知州,不就。弘光时为何腾蛟监军。永历时授翰林院检讨。入清不仕。顺治十年,罹叛案论死,陈名夏密属洪承畴宽之。然犹羁系年余,至十二年始得脱。陶汝鼐早年入复社即有声名。壮岁好游,自吴入越,与朱彝尊订交。后出任监军,捍御乡邦。其诗有异才,“与竟陵习,然不受其熏染。纾怀壮物,声情并茂。患难以后诸作,激越凄楚,所谓‘皇天后土,可鉴野老之心;五岳九洲,共听空山之哭’者也”(《清初纪事初编》)。著有《荣木堂集》三六卷。生平事迹见梅英杰编《陶密庵先生年谱》一卷(荣木草堂本)﹑朱彝尊《明诗综·诗话》﹑陈田《明诗纪事》。(吴正明)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