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冯梦龙 |
释义 | 冯梦龙 (1574-1646)字犹龙,又字子犹,别署龙子犹﹑墨憨斋主人﹑吴下词奴﹑姑苏词奴﹑前周柱史,又曾以顾曲散人﹑香月居主人﹑詹詹外史﹑茂苑野史﹑墨浪主人﹑陇西可一居士﹑张誉﹑张无咎等为笔名或化名。南直苏州府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与兄梦桂﹑弟梦熊,皆有才名,时称“吴下三冯”。进学之后,久困场屋,曾与文震孟﹑姚希孟﹑钱谦益等结社为友,也曾流恋诗酒,狂放不羁。科考失意,落拓穷困,遂以坐馆及为书坊编书为生。万历四十三年(1615)前后,先后教授过同邑浦﹑庄﹑陶姓子弟,无锡吴﹑黄姓子弟。三十八年﹑四十八年,又应田姓之请,远赴麻城讲授《春秋》。崇祯三年(1630)五十七岁始成贡生,次年授丹徒县学训导,七年升福建寿宁知县,编辑记载寿宁地方沿革﹑风土人情之《寿宁待志》,十一年任满,退归乡里。清军南下后,顺治三年(1646)春忧郁而殁,年七十三。少习经史,专治《春秋》,后著有《麟经指月》﹑《春秋衡库》﹑《春秋定旨参新》﹑《别本春秋大全》﹑《四书指月》等,多为举业所作,未出宋儒胡安国之成说。中年“酷嗜李(贽)之学,奉为蓍蔡”(许自昌《樗斋漫录》卷六)。晚年则更崇尚王守仁,作小说《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难录》三卷等以张扬之(有明刊本)。暮年忧于国事,崇祯十五年作《纲鉴统一》(佚),十七年明社亡,辑《甲申纪事》十三卷,福王时又辑南明史事为《中兴实录》﹑《中兴伟略》,皆刊行于世。平生以文学著,为晚明主情﹑尚真﹑适性之文学潮流代表人物之一。尤以编撰白话短篇小说集《三言》(《喻世明言》﹑《警世通言》﹑《醒世恒言》)最为当时及后世所知。其《喻世明言》天启初天许斋初刻本仅题《古今小说一刻》,盖《古今小说》原为《三言》之总目,至后出刻本始改“一刻”为《喻世明言》,后两种则舍“古今小说”名,径称《警世通言》﹑《醒世恒言》。《警世通言》由金陵兼善堂初刻于天启四年(1624),较《古今小说一刻》晚三年,《醒世恒言》则为天启七年叶敬池刻本,又较《警世通言》晚三年。《三言》所收白话短篇小说共一百二十篇,内《简帖僧巧骗皇甫妻》﹑《众名姬春吊柳七》﹑《杨思温燕山逢故人》﹑《闲云庵阮三偿冤债》﹑《苏知县罗衫再合》﹑《十五贯戏言成巧祸》﹑《闹樊楼多情周胜仙》等数十篇,可以考订原为“宋元旧篇”。另有一些则为明代流行之佳篇。又,冯梦龙于《三报恩》传奇序中曾称《警世通言》中之《老门生三世报恩》为其自撰,《三言》中冯梦龙所撰当不止此篇,“宋元旧篇”亦多经其增删润色,甚或改作。《三言》集中国宋元以来白话短篇小说之大成,虽旨称劝惩,然内容多写市俗生活,行文描写及精神意象也大不同于文言短篇小说,故有一新天下人耳目之誉。后凌濛初《二拍》(《拍案惊奇》﹑《二刻拍案惊奇》)﹑周楫《西湖二集》﹑天然智叟《石点头》﹑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等纷起效法,遂成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之典范。《三言》又曾在东亚诸国流传,成为模拟对象。如日本宽延二年(1749)都贺庭钟之《古今奇谈英草子》,九篇小说中有八篇与《三言》有关,或据原本故事内容“翻案”而成,或借用原作构思加以模仿。其后明和三年(1766)都贺庭钟《古今奇谈繁野话》﹑安永五年(1776)上田秋成《雨月物语》﹑天明六年(1786)都贺庭钟《古今奇谈莠句册》及其他“前期读本”《栈道物语》﹑《月下清谈》﹑《长话卖油郎》﹑《竺志船物语》等也都有模仿《三言》之痕,从而促进了日本古代小说和“町人文学”之发展。李氏朝鲜据之“翻案”而成的小说如《还狐裘新旧合缘》(据《喻世明言》卷一《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“翻案”)﹑《青楼义女传》(据《警世通言》卷三二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“翻案”)《弄假成真双新郎》(据《醒世恒言》卷七《钱秀才错与凤凰俦》“翻案”)﹑《朴文秀传》(据《醒世恒言》卷一《两县令竞义婚孤女》“翻案”)﹑《月峰山记》(据《警世通言》卷一一《苏知县罗衫再合》)等亦不在少数。除编著短篇小说外,又改订《列国志传》为《新列国志》一百八回,有崇祯间金阊叶敬池刊本,其书以史传为本,广采杂史杂传,重加演义。又增删长篇小说《三遂平妖传》为《新平妖传》。其所编纂之《古今谭概》(《古今笑》)﹑《情史类略》﹑《智囊》诸书,亦均传于世,为时人所称。所编刊之民歌时调集《挂枝儿》﹑《山歌》和散曲选集《太霞新奏》也颇为流行。又曾师事沈璟,编有《墨憨斋新谱》﹑《墨憨斋词谱》。撰传奇二种,皆有明末墨憨斋刻本:《双雄记》二卷三十六折为其早年作品,自言得沈璟指点。演书生丹信﹑刘双二人为人诬陷入狱,后从军抗击倭寇,以武功显达,系“据当时实事”感愤而作。祁彪佳《远山堂曲品》列其为“能品”,记云:“此冯犹龙少年时笔也。确守词隐家法,而能时出俊语。”又《万事足》二卷三十六折,摭拾陈循﹑高谷二儒生家事点染而成,“万事足”者乃取俗谚“无官一身轻,有子万事足”之意。其落场诗有:“山城公署喜清闲,戏把新词信手编。”因知此剧作于崇祯七年至十一年知寿宁时。其重场上之曲,曾取古今传奇删改更定之,通称《墨憨斋定本传奇》,凡十四种:《双雄记》﹑《新灌园》﹑《酒家佣》﹑《女丈夫》﹑《量江记》﹑《精忠旗》﹑《万事足》﹑《梦磊记》﹑《洒雪堂》﹑《楚江情》﹑《风流梦》﹑《邯郸梦》﹑《人兽关》﹑《永团圆》,先后刊刻,存于世,有序跋﹑评批及圈点标识。自作之散曲现存小令六首﹑套数二十套,多存于《太霞新奏》。原有诗集《七乐斋稿》,今佚。清朱彝尊《明诗综》卷七一录其七律一首,“诗话”谓其“善为启颜之辞,间入打油之调,虽不得为诗家,然亦文苑之滑稽也”。生平见《(乾隆)江南通志》卷一六五﹑清张廷玉《明史》卷二六一。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