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陈宝琛
释义
陈宝琛

(1848—1935)字伯潜,号弢庵。福建闽县(今福州)人。同治七年(1868),成进士,改庶吉士,散馆,授编修。十二年,充顺天乡试同考官。光绪元年(1875),复充顺天乡试同考官。同年大考,擢侍讲,充日讲起居注官。五年,任江南乡试正考官,授学政。入朝后,敢直谏,与宝廷﹑张佩纶等号称“清流派”。十年,中法战事起,与张佩纶“疏论和战利害,不为所用”(陈三立《清诰授光禄大夫赠太师陈文忠公墓志铭》)。十七年,被黜返乡,与陈衍交,过从甚密,赋诗吟咏以自遣。每有所作,陈衍辄录去。自是,以诗闻于世。宣统元年(1909),复起用,命掌礼学馆。寻补内阁学士,充资政院硕学通儒议员﹑实录馆副总裁。三年,简放山西巡抚,未就,更命以侍郎候补,授读毓庆宫,兼任弼德院顾问大臣。俄改补正红旗汉军副都统,授读如故。1931年,于伪满政府溥仪属下任职。后受郑孝胥排挤南归。论者谓其所作陈义之文,“奄有贾长沙﹑杨子云﹑陆敬舆﹑苏子瞻诸氏之长”。“以散文言,矜慎之至,一字不苟。有桐城诸老峻洁之长,而能祛其末流冗弱之弊”(陈遵统《沧趣楼文存·读校后记》)。陈三立谓其“所为诗,终始不失温柔敦厚之教,感物造端,蕴藉绵邈,风度绝世”(《沧趣楼诗集·序》)。著有《沧趣楼文存》二卷﹑《沧趣楼诗集》一一卷。生平事迹见陈三立《赠太师陈文忠公墓志铭》﹑《沧趣楼诗集·序》(均见《碑传集三编》卷八)等。(牛仰山)

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近代卷》
随便看

 
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5 5:58: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