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陈九川 |
释义 | 陈九川 (1494-1562)字惟浚,初号竹亭,以居于明水山,又号明水。江西抚州府临川(今抚州)人。生于弘治七年(1494)十月十六。正德八年(1513)乡试中举,九年进士,上疏愿告退以求学。次年谒王阳明于龙江,得闻“良知”之学,以为“道在是矣”,乃尽焚先前所作《春秋本旨》等书,叹曰:“六经且注脚耳,何有如是?”十二年补太常博士,十四年坐谏武宗南巡,庭杖削籍。世宗即位,起为礼部仪制司员外郎。嘉靖四年(1525)进主客司郎中,与张璁等不和,被劾下诏狱,谪戍闽之镇海卫,八年朝廷正郊典,赦归。四十一年九月初五卒,年六十九。九川为阳明入室弟子,常侍于阳明坐前,又与聂豹校刻《传习录》,归于林下数十年,以讲阳明之学著名,间亦为韵语。清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著录其《明水先生文集》,存世《明水陈先生文集》十四卷,为其门人董君和辑刊,内文八卷诗六卷,首王慎中序,末附聂豹撰墓碑﹑罗洪先撰墓志铭。其集嘉靖刊本残存七卷,清抄本全。又,清康熙间胡亦堂编《临川文献》二十五卷收《陈明水先生集》二卷。清朱彝尊《明诗综》卷三五录其诗一首,“诗话”云:“诗非所长,亦小有韵致。” 清张豫章《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》录其诗二首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著录《明水文集》十四卷,“提要”云:“文八卷,大抵皆讲学之语,诗六卷,小有韵致而不免薄弱。”。清曾燠《江西诗征》卷五五录其诗二首。清黄宗羲《明文海》录其文六篇。清应麟《江右古文选》卷一八录其文二篇。生平见罗洪先《陈公墓志铭》(焦竑《国朝献征录》卷三五)﹑黄宗羲《明儒学案》卷一九﹑清张廷玉《明史》卷一八九。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