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郑观应
释义
郑观应

(1842—1922)本名官应,又名观应,字正翔,号陶斋,别署杞忧生﹑慕雍山人﹑罗浮偫鹤山人。广东香山县(今中山市)人。四岁,随父读孔孟书,攻儒业。咸丰八年(1858),应童子试,未中,遂奉父命赴沪从叔父学商及英语。十四年,任英商宝顺洋行买办,向傅兰雅学英语,并研究西方政治﹑实业。同治七年(1868)至十一年,宝顺洋行停业,任和生祥茶栈通事,随即与人承办和生祥茶庄。参与创办太古洋行轮船公司事。次年,应太古轮船公司聘为总理兼管帐房﹑栈房。光绪三年(1877)后,与经元善﹑盛宣怀等赈济山西﹑河南﹑河北﹑陕西灾荒,与李鸿章联系揽办上海机器织布局。六年,《易言》出版,提出在中国实行立宪制。十年,由沪返粤,参加抗法斗争,受彭玉麟委派,赴新加坡﹑西贡﹑金边等地,了解敌情,写《南游日记》,披阅《易言》,自觉“昔日见闻,从今证之,多未透彻”(夏东元《郑观应一生经历纪略》)。十二年至十七年,居澳门,扩写《易言》,辑成《盛世危言》。二十年,中日战争爆发,主张抗战,又刊印《盛世危言》,求者络绎不绝。二十二年,任汉阳铁厂总办。二十六年,维新变法失败,设法以钱财接济康有为亲属。三十一年,于粤参加反美华工禁约运动,被选为广州拒约会主席。三十三年,在澳门编纂《盛世危言后编》。辛亥革命后,反对袁世凯﹑张勋的专制独裁。1922年于上海病故。工诗文,于文用力尤勤。自言所作《救时揭要》,是“触景伤时,略陈利弊”(《救时揭要·自序》)。王韬在《杞忧生〈易言〉跋》中云:《易言》“于当今积弊所在,抉其症结,实为痛彻无遗”(《弢园文录外编》)。著有《救时揭要》一册﹑《易言》二卷﹑《盛世危言》五卷﹑《盛世危言增订新编》一四卷﹑《盛世危言续编》四卷﹑《盛世危言后编》一五卷及《罗浮偫鹤山人诗草》﹑《南游日记》等。今人编有《郑观应集》上﹑下册。生平事迹见夏东元《郑观应传》及附录《郑观应一生经历纪略》(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年出版)。(牛仰山)

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近代卷》
随便看

 
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3 9:29: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