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郑瓘 |
释义 | 郑瓘 (1453-1534)字温卿,号北园。浙江金华府兰溪人。生于景泰四年(1453)十月十八。成化十三年(1477)举人,明年以会试乙榜授闽县训导。弘治三年(1490)中进士,授邹平知县,改长洲,又改楚雄府判官,致仕归。家居三十余年,嘉靖十三年(1534)正月十八卒,年八十二。郑瓘为章懋弟子,学宗程朱,遇事则言论激越,故常与时不谐,而平生著述不辍。清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著录其《纲目撮要补遗》﹑《鸿迹录》又《鸴音录》﹑《道德经正解》﹑《阴符经正解》及《蛙鸣集》。现存隆庆间其孙郑国贤刻﹑清康熙补修本《北园蛙鸣集》十二卷,内文九卷,收各体文一百八十余篇,诗三卷,收五七言古近体诗三百七十余首。卷首有隆庆元年(1567)郑本立序,又有郑国贤序﹑郑国宾序﹑彭泽《读蛙鸣集》及唐龙等撰墓志铭﹑小传。阮元声《金华诗粹》录其诗四首。清黄彬等《金华诗录》卷二八录其诗十八首。清末陈田《明诗纪事》丁签卷六录其诗二首,按云:“温卿诗任意发抒,不受模范。《蛙鸣集》自序云:‘蛙,水族之微也。候至则不得不鸣,候去则不得不止。其鸣其止,蛙不得以自由,亦不自知其故。’可谓善于自喻。”清王崇炳《金华文略》录其文二篇。生平见《北园蛙鸣集》卷首唐龙《郑瓘墓志铭》﹑凌翰《郑瓘传》及《(万历)兰溪县志》卷四﹑清王崇炳《金华徵献略》卷一二。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