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元怿 |
释义 | 元怿 (487—520)北朝魏宗室大臣﹑文人。鲜卑族。孝文帝子。字宣仁。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(497),封清河王。少为彭城王元勰所重,博涉经史,兼综群言,有文才,善谈理。宣武帝初,拜侍中,转尚书仆射。时高肇擅威权,屡谮怿及京兆王愉,又构杀彭城王元勰。怿因反肇,又言于宣武帝前。及孝明帝立,迁太尉,胡太后委以朝政,怿竭力匡辅,而为权臣元叉所疾,诬为谋反,禁于门下,及讯问左右及朝贵,并明其诬,乃得雪。怿以忠而获谤,乃鸠集昔忠烈之士,为《显忠录》二十卷,以见意也。孝明帝正光元年(520),元叉逼孝明帝于显阳殿,闭胡太后于后宫,诬怿罪状而害之。怿所著《显忠录》,《隋书·经籍志》尚见著录,唯误以怿为梁人。其书今佚。怿文今惟存章奏八篇,见《魏书》诸传,清严可均辑入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,然疑为其文学袁跃所作,然据史传,怿有文才,其中未必元怿手笔也。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