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元勰 |
释义 | 元勰 (473—508)北朝魏宗室大臣,文人。鲜卑族。魏献文帝子,孝文帝弟。字彦和。孝文帝太和九年(485)封始平王,加侍中﹑征西大将军。后为中书令,改封彭城王。尝侍孝文帝游金墉城,帝命群臣赋诗,亲为勰诗改一字。后从孝文帝之平城,次上党铜鞮山,应诏作《问松林》一首。及孝文帝征沔北,令勰为露布,颇类帝手笔。孝文帝将卒,勰内侍医药,外总军国之务。宣武帝立,欲以勰为宰辅,勰屡求退,乃以为骠骑大将军,开府,定州刺史。后北海王详﹑于忠等颇间之,宣武帝遂解勰权,勰被谗,作《蝇赋》以见志。永平元年九月,为高肇所诬,遂以毒酒杀之。《魏书》本传称勰“敦尚文史,物务之暇,披览不辍”。撰自古帝王贤达至于魏世子孙三十卷,名曰《要略》。其书《隋书·经籍志》已不见著录。《蝇赋》亦已佚。唯《问松林》一诗,见《魏书》本传,逯钦立辑入《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》。又文二篇见《魏书》本传及同书《甄琛传》,清严可均辑入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。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