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王濬
释义
王濬

(206—285)晋政治家﹑文人。字士治,小字阿童。弘农湖(今河南灵宝西)人。貌美,博涉书传,有大志。州郡辟河东从事,后为羊祜参军,深受知赏,转车骑从事中郎。武帝泰始五年(269),祜出为都督荆州诸军事,荐濬为巴郡太守,转广汉太守,有善政。泰始八年(272),除益州刺史。时武帝决意平吴,诏濬大修舟舰。濬造作楼船连舫,可容二千余人。咸宁中,有童谣曰:“阿童复阿童,衔刀浮渡江。不畏岸上兽,但畏水中龙。”羊祜以为应在王濬,表荐之。咸宁五年(279),晋大举伐吴,濬率军自成都东下,吴人以铁锁横截大江,江底暗置铁锥。濬作大筏先行,锥着筏去;作大火炬烧融铁锁,顺流直下建康,受孙皓降。王浑谮以不受节制,有司奏付廷尉,诏勿问。拜辅国大将军,封襄阳县侯,转抚军大将军﹑开府仪同三司。太康六年(285),卒。年八十。谥武。有集二卷,佚。今存诗二首,见《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》;存文三篇,见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。

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》
随便看

 
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7/5 17:51: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