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僧祐 |
释义 | 僧祐 (445—518)南朝齐﹑梁僧人﹑佛学家。本姓俞。原籍彭城下邳(今江苏徐州),后居建康。幼出家,年十四,住定林寺。受律学于法颖,遂精律部。齐竟陵王子良每请主讲。修治定林寺,造立经藏,搜校卷轴。时刘勰家贫不婚娶,入定林寺依僧祐,居处十馀年。梁武帝代齐,于僧祐深加礼遇,许其乘舆入内殿,为六宫受戒。一时王公名士多往皈依,《高僧传·僧祐传》称有僧人及不出家门徒,凡一万一千馀人。性巧,晓建筑雕塑。剡县十丈石佛像,僧护开凿未成而卒,天监中,敕令僧祐专任其事,自十二年至十五年而竣事。又造山大像。天监十七年(518),卒。年七十四。刘勰为作墓碑。祐集经藏既成,使人抄撰要事成书。所撰《出三藏记集》﹑《弘明集》为佛教史﹑中国文学史中重要典籍。前者性质近于目录解题,又习称《祐录》,有佛藏本;后者则为阐扬释教之文论书启总集,通行本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刻本。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