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赵藩 |
释义 | 赵藩 (1851—1927)字樾村,亦作越村,号介庵,别号蝯仙,晚号石禅老人。白族。云南剑川人。少博学经史,负才略。时云南杜文秀起义,乃于同治七年(1868)入团练“北路义师”。光绪元年(1875)举人,为云贵总督岑毓英延佐军幕,参与援助刘永福黑旗军于越南抗法,以功保举直隶州知州。十九年,曾在京师与徐世昌﹑王以敏等结龙喜诗社,与朝鲜使者李乾夏等唱和。旋选官四川,历任筹饷局提调﹑酉阳知州﹑川东保商局督办,署永宁道,迁四川按察使,时号“天下监司第一”。目击朝政腐败,渐同情革命。宣统二年(1910)曾谋营救策划泸州起义被捕之同盟会员谢奉琦,未果,即辞职。三年,任云南独立军政府迤西巡按使兼摄腾越关道。1912年,当选众议院议员,入京。未几,以反袁世凯,返滇。1915年参加蔡锷护国军讨袁,任云南团防局总办。1917年赴广州,为护法军政府交通部长,1920年辞归。晚任云南图书馆馆长,从事乡邦文献整理。诗作宏富,《滇八家诗选》称其“自同治甲子(1864)起,迄民国丁卯(1927)止,存诗七十余卷,不下万数千首,视放翁尤过之”清末史事,民初政局,身所亲历,发为歌诗,并见其愤列强侵凌,悲民生惨苦,进而投身革命,诋斥帝制,拥戴共和之情志行迹,多雄劲沉挚;而咏边陲景物,园田风光,则又苍秀清朗,所谓“遒壮之音,幽秀之采”(吴式钊《向湖村舍诗初集·序》)。“朱小园称其诗气体高华,骨韵生峭,笔力苍劲,法度谨严。吴楚生序谓其危苦伊郁语,无不峥嵘婉惬”(《滇八家诗选》)。词或疏荡,文颇雄健,骈体亦清丽可观,皆不名一家,自成体格,为晚清滇中白族文学之豪者。著有《向湖村舍诗初集》一二卷﹑《二集》二六卷(尚有《三集》二六卷﹑《别集》四卷,未见),《小鸥波馆词钞》六卷,《向湖村舍文集》二○卷﹑《骈文集》八卷,《介庵楹句辑钞》一卷﹑《续编》一卷。辑《滇词丛录》三卷,撰《滇中兵事记》二○卷,主编《云南丛书》,已刻一七六种,一一七七卷又五○册。生平事迹散见《向湖村舍诗集》﹑《文集》﹑《滇八家诗选》等。(王飚)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