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赵汝谠 |
释义 | 赵汝谠 (?——1223)字蹈中,号懒庵,祖籍开封(今属河南),徙居余杭(今浙江余杭西南)。太宗八世孙,汝谈弟。少有智略,从叶适学,折节读书,与兄汝谈齐名,时人称“二赵”。以祖荫补承务郎,历泉州市舶务﹑利州大军仓属官。以荐监行在右藏西库。庆元初,上疏言赵汝愚冤,忤韩侂胄,坐废十年。调华亭浦东盐场,弃官去。辟浙西安抚司幕官,调签书昭庆军节度判官,皆不赴。以前官改镇东军。登嘉定元年进士第,为太社令,迁将作监簿,大理﹑司农丞。与史弥远不合,请外,历湖南﹑江西提举常平,江西﹑湖南提点刑狱。迁知温州,十六年,卒。工诗文,叶适谓其“韩篇杜笔,高出于时”(《咸淳临安志》卷六七)。其诗学韦应物(刘克庄《瓜圃集序》),又学杜荀鹤,以“雄杰”独步当时(赵汝腾《跋倪龙辅诗》),而未免浅露。方回称其中年后不为律体,独喜《选》体,有三谢﹑韦﹑柳之风(《瀛奎律髓汇评》卷二○)。而其近体诗也不乏“有远意”之作,如《题会春苑》﹑《寒食》等篇,为世所称(《后村诗话》前集卷二)。尝选戴复古诗百馀首,编为《石屏小集》。著有《懒庵集》,已佚。《全宋诗》卷二七八六录其诗一卷。《全宋文》卷六九三六收有其文。事迹见《宋史》卷四一三本传。(吴洪泽)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