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赵弼
释义 赵弼

(1364-?)字辅之,号雪航。四川重庆府巴县(今重庆)人。洪武末至建文初曾游学闽﹑浙。永乐初以荐授新繁儒学教谕,转资县教谕。官终汉阳教谕,七十岁致仕,遂家于汉阳,后亦卒于汉阳。《(嘉靖)汉阳府志》卷二记其卒后葬于汉阳县西。宣德七年(1432)曾奉知府王静命,编纂《汉阳府志》(今佚),其时当还在汉阳教谕任上。致仕后以著述为务,正统间曾依其门生寓居麻城。又校删宋高承《事物纪原》,正统九年(1444)刊行于世。晚年著史评《雪航肤见》十卷,景泰元年(1450)倩陈仪﹑胡肃为《雪航肤见》作序,年已八十六,其卒年似在其后。弼平生以耽于史学称,而以小说名家。所著杂传及文言小说集《效颦集》,草创于宣德初,后屡有增益。约宣德九年或十年,汉阳知府王静助赵弼刻成此书,上﹑中﹑下三卷,二十五篇,现存明刊三卷本前遗张静序,末有赵弼所作《后序》,未详是否张静原刊,或为张静刊本的原板再刷或复刊本。另有朝鲜刊本及日本藏抄本,所据皆为王静刊本。赵弼《后序》,署“宣德戊申(三年)二月”,当为未刊前所作,其中有数篇作品实作于宣德三年之后。后又有嘉靖二十七年(1548)其五世孙赵子伯刻二卷本,亦二十五篇,首有张静等序,末有赵弼后序及赵子伯后序。弼《后序》自云其书“效洪景庐(洪迈)﹑瞿宗吉(瞿佑)”,因题为《效颦集》。其书杂传与小说合编,其事既取史实,又夹以志怪,效洪迈,而注重辞章,又略近于瞿佑。其三卷本卷上十一篇记南宋文天祥﹑袁镛等人以身殉国之举及明初种种奇人奇事,近于纪实,后二卷十四篇则多为幽冥鬼神﹑阴德报应故事,主旨大多为褒扬忠孝节义,劝善惩恶,故高儒《百川书志》卷六著录其书云:“言寓劝戒,事关名教,有严正之风,无淫放之失,更兼诸子所长。”虽命意近腐,然有明一代文言小说创作衰微,本书于《剪灯新话》﹑《剪灯余话》之后尚属可称之列。其中《钟离叟妪传》﹑《续东窗事犯传》﹑《木棉庵记》分别与白话小说中的《抝相公》﹑《游酆都胡母迪吟诗》﹑《木棉庵郑虎臣报冤》故事略同,可为当时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互相影响之范例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曾将其列入小说家类著录。其晚年所著史评《雪航肤见》十卷,今亦存,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著录,“提要”谓其所论“多迂阔,亦颇偏驳”,正与其小说风格相近。亦能诗,嘉靖﹑万历时所修《汉阳府志》多收其所作咏汉阳之诗。生平略见《(嘉靖)汉阳府志》卷六﹑赵子伯《效颦集后序》(嘉靖刊《效颦集》附)。

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明代卷》
随便看

 
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4 5:54: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