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赵弘智 |
释义 | 赵弘智 (572——653)河南新安(今属河南)人。早年丧母,事父至孝。隋大业中,为司隶从事。唐武德初,为大理卿郎楚之荐为詹事府主簿,转太子舍人。贞观中,累迁黄门侍郎,兼弘文馆学士。以疾出为莱州刺史。后迁太子右庶子。十七年,太子承乾废,坐免官。寻起为光州刺史﹑摄国子司业。永徽初,累转陈王师。尝奉高宗命于百福殿讲《孝经》,时诸学士难问相继,而弘智对答如响,颇为高宗所嘉赏。寻迁国子祭酒,仍为崇贤馆学士。四年卒,年八十二,谥宣。弘智博通书传,善缀文。曾预修《晋书》﹑《隋书》,复审《尚书正义》﹑《周易正义》﹑《毛诗正义》﹑《礼记正义》等书。又曾与欧阳询﹑令狐德棻﹑袁朗等十数人同修《艺文类聚》。时人称其“经明行修”﹑“非惟宿德鸿儒,亦兼达政要”(两《唐书·张玄素传》)。《新唐书》卷六○《艺文志》著录《赵弘智集》二○卷,已佚。生平事迹见《旧唐书》卷一八八﹑《新唐书》卷一○六本传﹑《册府元龟》卷二六○﹑《唐会要》卷三五。(吴在庆)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