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傅縡 |
释义 | 傅縡 (532—584)南朝陈学者﹑文人。字宜事。祖籍北地灵州(今宁夏灵武一带)人。好学善属文,笃信佛教,曾从惠郎法师学大乘佛学,尽通其说,尝著《明道论》。梁武帝太清末(549左右),因侯景之乱携母南逃避难,俄丁母忧,居丧尽礼。后依梁湘州刺史萧循,循好藏典籍,因得博览群书。梁将王琳闻其名,召为记室。陈文帝天嘉元年(560),王琳与陈军作战,兵败奔北齐。琳将孙瑒以湘州降陈。陈文帝赐瑒杂物,縡为作谢启,为陈使颜晃所赏,言之文帝,召为撰史学士,迁骠骑安成王(即宣帝陈顼)中记室。宣帝太建中,曾出使北齐。还为镇南始兴王叔陵谘议参军,兼东宫管记,历太子庶子等职。后主即位,迁秘书监﹑右卫将军,兼中书通事舍人,掌诏诰。为文典丽,下笔立成。性木强,为施文庆等所谮,诬以受高丽使者金,被收下狱。縡又于狱中上书,指斥后主荒淫腐败。后主大怒,顷之稍解,欲赦之,欲令縡“改过”,縡称“臣心如面,臣面可改,则臣心可改”,遂被赐死。 傅縡有集十卷,流行当时。今佚。清严可均辑其文四篇,见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。诗三首,皆见《文苑英华》及《乐府诗集》逯钦立辑入《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》。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