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赵世延 |
释义 | 赵世延 (1260——1336)字子敬,号迂轩,雍古人,也里可温(基督教徒)。入中原后,先居礼店,后徙成都(今属四川)。其祖父幼孤,就养于外家。外家是金朝显族术要甲氏,而术要甲又转音被称为“赵家”,便以赵为汉姓。赵世延于大德年间入仕,历仕各地,日见显要。元仁宗延祐元年(1314),拜中书参政,迁御史中丞,升翰林承旨。仁宗去世,在四川行省平章任上,受政敌帖木迭儿陷害,欲逼令自裁。但终于熬过此劫。泰定元年(1324)起为集贤大学士。元文宗即位,除奎章阁大学士,拜中书平章,封凉国公。至顺元年(1330)致仕。卒,谥文忠。赵世延是汉化程度颇高的元史名臣。一个著名典故是:延祐元年,中书省臣居然这样上书:“比奉诏汉人参政用儒者,赵世延其人也。”元仁宗马上更正:“世延诚可用,然雍古氏非汉人,其署宜居右。”遂拜中书参政(《元史》本传﹑《元史·仁宗纪》)。可见他在蒙古权贵心目中的观感。文章传世尚多,他主持编纂的重要典籍《经世大典》还有片断内容保存在《永乐大典》等书之中。有诗名,但作品大多已经散失。《元诗选·癸集》辑其诗七首。其诗不如其文。《全元文》(第二十一册)辑存其文二卷。生平事迹见《元史》卷一八○﹑《宋元学案》卷九五﹑《元诗选·癸集》丙集小传。(杨镰)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