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谭嗣同
释义
谭嗣同

(1865—1898)字复生,号壮飞,别署东海褰冥氏。湖南浏阳人。生于北京。父继洵,官至湖北巡抚。生母早逝,受父妾虐待,自云“涵泳其苦,殆非生人所能任受,濒死累矣”(《仁学·自序》)。光绪十年(1884)从军新疆,入巡抚刘锦棠幕。前后十年间,遍游直隶﹑新疆﹑甘肃﹑陕西﹑河南﹑湖南﹑湖北﹑江苏﹑安徽﹑浙江﹑台湾诸省,“合数都八万余里,引而长之,堪绕地球一周”(《三十自纪》),观察社会民生,结交各地豪杰。喜好剑术,任侠轻生,鄙视科举时文。中日甲午战后锐意于新学。光绪二十一年于湖南创立算学社,翌年奉父命入资为候补知府,居南京候缺,读书一载,著《仁学》。二十三年,弃官归湖南,与黄遵宪等创办时务学堂。二十四年,与唐才常等创立南学会﹑湘报馆。七月应诏入京,擢四品衔军机章京,参与新政。戊戌政变作,日本友人劝其赴日避难,坚不肯行,慷慨就义。史称“戊戌六君子”之一。

谭嗣同博学多才,诗文兼长。自以三十岁为界,区分其学为新旧。其为文初法桐城,后转习魏﹑晋间文及骈文,好沉博绝丽之制。其文骈散杂糅,气势磅薄,辞藻华美,富于感情。三十以后,提倡报章文体,为近代“新文体”前驱者之一。其诗三十岁以前“多法杜韩;三十以后,乃有自开宗派之志”(汪辟疆《光宣诗坛点将录》)。光绪三十三年前后与夏曾佑﹑梁启超试验“新学之诗”,颇自赏,然多难以索解。梁启超曰:“复生自熹其新学之诗,然吾谓复生三十以后之学,固远胜于三十以前之学;其三十以后之诗,未必能胜三十以前之诗也。”(《饮冰室诗话》)其所论谓谭诗“独辟新界而渊含古声”(同上书),及诸家评论谓“谭复生诗,代表当时浪漫风气,仿佛似龚定庵”(钱仲联《梦苕庵诗话》),“浏利雄健,如铜丸走阪,骏马注坡,不羁才也”(《晚晴簃诗汇》卷一七九),均指其“旧学之诗”而言。著有《谭嗣同全集》。生平事迹见《清史稿》卷四六九﹑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﹑邓潭洲《谭嗣同传论》(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)﹑李喜所《谭嗣同评传》(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)等。(赵慎修)

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近代卷》
随便看

 
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7/4 13:57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