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谢士章 |
释义 | 谢士章 (1581-1637)榜姓陈。字含之,号石渠,又号石隐。万历九年(1581)九月十八生于江西赣州府宁都,庠生谢蒙恩第五子,蒙恩与知县陈时言交,陈为贵州普安州(今盘县)人,年五十尚无子,遂将襁褓中之士章过继,改姓陈。万历十三年时陈言还乡,携其回普安抚养。士章于万历四十年云贵乡试中举,四十四年进士,榜名皆为陈士章。四十五年授广东增城知县,天启二年(1622))迁南刑部主事,历员外﹑郎中,崇祯二年(1629)简放重庆知府。历广西副使,迁云南参政,七年,以其养父亲生之子有科名入仕,而宁都谢氏门第凋零,因上疏请复谢姓。卒于崇祯十年二月初五,年五十七。性平和,身在仕途,心存丘壑,无躁进之心。嗜游好诗,于衙斋构秋似亭,取唐人“秋光有似宦情薄”之意,政事之余即事吟咏。在南都则多与魏浣初等人唱和。其诗多写山水田园,平易浅淡,恬静清俊。有诗十余集,现存天启间刊本《谢石渠先生诗集》十三卷,内《秋似亭集》三卷,《笑玉轩集》﹑《计偕集》﹑《懒云集》﹑《游罗浮集》﹑《七星岩集》﹑《粤闱漫集》﹑《燕台集》﹑《退食轩集》﹑《郢中集》﹑《巴音集》各一卷,各卷均有序,计收诗五百余首。惟所见本各卷收诗多寡差别甚大,少者仅三﹑五首。清乾隆间禁毁书目中有谢士章《谢含之集》,或传世为抽毁本。清末陈田《黔诗纪略补》收其诗六十八首,又《明诗纪事》庚签卷二三录其诗九首,按语云:“明代黔中诗人以谢君采(谢三秀)称首,含之生于天末,不染当时气习,与君采同,诗品亦在君采之次。”生平见《(乾隆)普安州志》卷一六﹑《(道光)宁都直隶州志》卷二二。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