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萧子良
释义
萧子良

(460—494)南朝齐文人。齐武帝次子。字云英。封竟陵王。祖籍东海兰陵(今属山东),东晋时过江,居南兰陵(今江苏常州)。宋顺帝升明间,曾为宋邵陵王刘友属官。升明三年为辅国将军会稽太守。齐高帝建元元年(479),封闻喜县公。为征虏将军﹑丹阳尹。武帝即位,为南徐州刺史。永明元年,为南兖州刺史。二年为护军将军兼司徒。五年,正位为司徒。移居鸡笼山邸,集学士抄五经百家,依《皇览》例为《四部要略》一千卷。当时游其门者如沈约﹑谢朓﹑王融﹑萧琛﹑萧衍﹑范云﹑任昉﹑陆倕,号为“竟陵八友”。又招致名僧,讲语佛法,造经呗新声,道俗之盛,江左所未有。子良居官,能恤民隐,尝上疏求除急敛,恤水旱,谏武帝射雉及赈济贫病。与兄文惠太子长懋同信释氏,甚相友爱,时集大臣众僧躬自赋食,当时以为失大臣之体。文惠太子营东田,颇奢侈,子良不能匡正。及文惠太子卒,武帝见东宫多逾制度,颇加嫌责。

永明十一年(493),齐武帝疾病,诏子良以甲仗入延昌殿侍医药。子良以萧懿﹑萧衍﹑王融﹑刘绘﹑王思远﹑顾暠之﹑范云等并为帐内军主。王融戎服,以兵禁诸门,欲立子良为帝。西昌侯萧鸾(明帝)闻之,急驰入宫,而萧衍已附鸾,融谋遂败。鸾立太孙昭业,是为鬱林王,寻杀之,卒夺帝位。王融之谋,子良实知之,故当时太学生虞羲﹑丘国宾相语,谓:“竟陵才弱,王中书(融)无断,败在眼中矣!”鬱林王既立,王融下狱死,大权悉归萧鸾,子良亦于明年卒。

萧子良有集四十卷,今佚。存诗六首,逯钦立辑入《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》。文二十余篇,严可均辑入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。又有《净住子》二十卷;《义记》二十卷,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今佚。《南齐书》本传谓子良文笔,“虽无文釆,多是劝戒”。今观其诗﹑赋﹑书札,尚不得谓全无文釆。疑他文未能称是。

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》
随便看

 
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7/4 16:52: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