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萧子云 |
释义 | 萧子云 (487—549)南朝梁诗人,书法家。字景乔。南兰陵(今江苏常州)人。南齐豫章文献王萧嶷第九子。在齐封新浦县侯,入梁降爵为子。性沉静,风神闲旷,任性自纵而兄弟不睦。二十岁撰《晋书》,六年而成一百一十卷,奏呈,诏付秘阁。天监十五年(516),仕为秘书郎。为昭明太子萧统舍人,撰《东宫新记》二十卷。十七年,迁晋安王文学,丹阳尹丞。普通五年,湘东王萧绎入建康领石头戍军事,深加赏接,如布衣之交。六年,迁庐陵王萧续谘议参军,兼尚书左丞。大通间,迁轻车将军,入为吏部﹑侍中。中大通三年(531),出为贞威将军﹑临川内史,在郡以和理称。大同二年,迁国子祭酒,领南徐州大中正。当时郊庙乐章均出梁初沈约所撰,萧子云以为不当,奏请改作。梁武帝即令其撰写。其撰作全用典诰而不杂子史文章轻浅之语,今存十九首。七年,出为东阳太守。太清元年,还建康复为侍中﹑国子祭酒﹑领南徐州大中正。二年,侯景乱起,逃奔民间。三年(549),又东奔晋陵,饿死于僧房。年六十三。 萧子云善草隶,梁武以为可与钟繇并驱争先,袁昂评为“如春初望山林花,无处不发”。出为东阳太守时,百济国使者至建康求其书迹,适出为东阳太守,舟将发,使者于水滨候之。子云为停舟三日,书三十纸与之,获金货数百万。然唐太宗不喜其书,谓“行行若萦春蚓,字字如绾秋蛇”(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“制曰”)。子特,亦善书。 《隋书·经籍志》录其集十九卷,佚。今存诗十七首,见《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》;文五篇,见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。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