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范祖禹
释义
范祖禹

(1041——1098)字淳甫,一字梦得,成都华阳(今四川成都)人,范镇从孙﹑范百禄侄。幼孤,从其叔祖范镇抚育成人。嘉祐八年,登进士甲科,知资州龙水县。熙宁三年,司马光辟同修《资治通鉴》,随司马光编撰《通鉴》十五年,唐三百年丛目及长编,祖禹实掌之。元丰七年,《通鉴》成,迁秘书省正字。哲宗即位,擢右正言,以岳父吕公著为执政辞免,改著作佐郎﹑修神宗实录检讨官,迁著作郎兼侍讲。元祐四年,拜右谏议大夫,依前兼侍讲,充实录院修撰,迁给事中,兼国史院修撰,为礼部侍郎。七年,为翰林学士,改翰林侍讲学士。八年,又为翰林学士兼侍讲,知制诰,兼知国史院事。绍圣初,哲宗亲政,复行新法,祖禹以元祐旧党出知陕州。言者论其修实录诋诬,贬武安军节度副使﹑昭州别驾,安置永州,徙贺州,再徙宾州﹑化州。元符元年卒,年五十八。宋高宗建炎二年,追复龙图阁学士。宋宁宗时,赠谥正献。祖禹久在经筵﹑史馆,正言进谏,献纳尤多,苏轼尝称为讲官第一,谓其“清德绝识,高文博学,非独今世所无,古人亦罕有能兼者”(《与范元长》)。明程敏政亦谓其“禀之粹,养之完”,“故见于词气,自然中节,而无偏固浅陋之失”(《题范太史文集钞》)。现存文集以制诰﹑章疏为多,如《论封桩札子》﹑《论常平札子》﹑《封还臣僚论浙西赈济事状》﹑《迩英留对札子》等,均能洞见事机,计虑周详,而又言辞剀切,简捷明晰。著有《范太史集》五十五卷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七),南宋初年汪应辰刊刻流传,后又刻于潼川,署作《范正献公文集》(魏了翁《范正献公文集序》)。今存《范太史集》版本有二:一为五十五卷本,有《四库全书》本﹑清张立人抄本;一为十八卷本,有明程敏政刊本。除文集以外,还著有《唐鉴》十二卷﹑《帝学》八卷﹑《古文孝经说》一卷,其中《唐鉴》探明有唐三百年治乱之由,最为著名,以致当时学者尊称其为“唐鉴公”。《全宋词》第一册收其词五首。《全宋诗》卷八八六至八八八录其诗三卷。《全宋文》卷二一一五至二一六八收其文五十四卷。事迹见《东都事略》卷七七﹑《宋史》卷三三七本传。(棘园)

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宋代卷》
随便看

 
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7/5 5:25: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