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苏廷魁
释义
苏廷魁

(1800—1878)字赓堂,一字德辅。广东高要人。道光十五年(1835)进士,选庶吉士,散馆,授编修。二十二年,迁御史。时鸦片战争势急,迭上疏请修筑虎门炮台及诸要隘以抗英军。而后和议终成,乃于二十三年疏陈时政之失,归罪大学士﹑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,请立罢黜,并请道光帝下罪已诏,开直谏之路,语多指斥,声震朝野。时与陈庆镛﹑朱琦并称“谏垣三直”。以丁忧去官,服阙,迁工科给事中。咸丰初,又疏劾军机大臣赛尚阿任用私亲,遭斥。复以丁忧归。咸丰四年(1854),广东天地会义军围攻广州,当事方议借英国军队镇压,苏廷魁力持异议,其事始寝。八年,英法联军侵占广州,次年与在籍侍郎罗惇衍﹑太常寺卿龙元僖同受命为团练大臣,倡设团练局,招幕东莞﹑三元里﹑佛山等地乡勇数万人,狙击敌兵,欲收复广州。未几《天津条约》签订,而广东敌未退,仍请保留团练局,为议和大臣桂良奏请撤销。同治初,授河南开归陈许道,历河南布政使,擢东河总督。七年(1868)以黄河决堤被革职留任,河堤修复后复职,次年称疾归。苏廷魁立朝敢言,而诗才亦敏妙。“时有所慨,隐系政俗”(符保森《国朝正雅集》),有关内忧外患﹑吏治民生,感时愤事,“诛奸刺佞,发潜阐幽,盖诗而史者”(何曰愈《退庵诗话》)。而写景抒情,诗笔清婉,“摅写胸臆,激荡性灵,不侈浮华,吐啜翰英”(林昌彝《海天琴思续录》)。有《守柔斋诗钞》八卷,《守柔斋文钞》四卷,另有《守柔斋行河草》二卷。生平事迹见《清史稿》卷三七八,佚名《苏河督年谱》(北京图书馆藏)。(王飚)

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近代卷》
随便看

 
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7/4 23:22: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