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胡石庵
释义
胡石庵

(1879—1926)名人杰,又名金门,字天石,以号行,别署忏憨室主。湖北天门人。十四岁随父至汉口读书。十八岁为诸生。二十岁赴北京,与谭嗣同研读《天演论》,参与戊戌变法。失败后潜返武昌,入经心书院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)助唐才常在汉口组织自立军,任参谋,事泄被捕。获释后投保定徐锦帆部任教官。徐死后辗转回鄂,再入经心书院。曾在汉防营秘密运动新军。经心书院与西湖书院合并为湖北高等学堂后,被保送日本留学。光绪三十年回国,在武昌助刘静庵等组织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。次年冬,参与刺杀户部侍郎铁良,事泄被捕。获释后赴上海,结识徐锡麟﹑秋瑾,参与爱国学社活动。继而再赴日本,加入中国同盟会,不久回国。宣统元年(1909)任汉口《中西报》﹑《公论报》﹑《扬子江小说报》主笔。次年在汉口独资创办大成汉记印刷公司,编印白话小说﹑报纸多种,并秘密翻印《猛回头》﹑《革命军》等革命书籍。宣统三年武昌起义之次日,即在汉口创刊《大汉报》,集采访﹑撰稿﹑校印﹑发行于一身,大量报道全国各地的光复消息,产生很大影响。参加起义的新军军官说:“胡石庵一枝笔,胜过吾辈三千毛瑟枪。”(胡贽《辛亥史话》)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,授予一级勋章。1914年3月,《大汉报》被袁世凯政府查封,胡石庵被捕,至1916年始获释。1917年秋,《大汉报》复刊,仍任主编。1926年10月病逝,终年四十八岁。擅长诗﹑文﹑小说和绘画,清末在湖北文坛声誉甚高,与旅居该地的扬州作家李涵秋齐名。一生所著除散见于报刊的大量诗歌﹑散文﹑政论之外,仅中短篇小说即达四十余种,如《新儒林外史》﹑《马上女儿传》﹑《明珠血泪恨》﹑《血风花雨录》﹑《湘灵瑟》﹑《蒲阳公梦》﹑《罗马七侠士》等。生平事迹见贺觉非《辛亥武昌首义人物传·胡石庵》(1982年10月中华书局出版)﹑徐友春主编《民国人物大辞典》等。(裴效维)

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近代卷》
随便看

 
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7/6 0:47: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