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胡殿鹏 |
释义 | 胡殿鹏 (生卒年不详)字子程,号南溟。台湾台南安平人。约清末民初在世。少补博士弟子员,嗣食廪饩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,清廷割让台湾后,从父内渡,侨寓厦门。越数年归台,任《台澎日报》记者,与连横共主汉文笔政,未久离去。三十一年,连横在厦门创办《福建日日新报》,邀助之。不数月辞归。此后索居里巷,“文酒而外,不事生业。以至身世零丁,艰于衣食,佗傺而卒”(廖雪兰《台湾诗史》)。胡殿鹏与连横﹑林资修并称“日据时代台湾三大诗人”。论者谓其诗“汪洋浩荡,有云垂海立﹑骤雨狂风之概。七言古体,最为雄杰,虽唐之边塞诸作,无其矫健悲壮。如《长江曲》﹑《黄河曲》﹑《汉江曲》﹑《湘江曲》等,即世所谓南溟琴曲’者,无不句句有景﹑句句有物﹑句句有事﹑句句有情,瑰玮绮丽,极洋洋大观。每一篇出,士林翕然推重。既赏其语奇,复钦其体俊,于是八闽三台,无不知狂士胡南溟其人”(同上)。其诗作散见闽﹑台各地报刊,诗稿大半散失,据廖雪兰云:“南溟之诗,经查连震东先生有稿一卷,计三十二首,彭国栋先生录入《广台湾诗乘》,黄天横先生亦存一卷,计二十八首,余不详”(同上)。郭延礼《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·台湾诗坛及丘逢甲》云,胡殿鹏著有《南溟诗草》和《大冶一炉诗话》。生平事迹见廖雪兰《台湾诗史》。(梁淑安)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