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胡宿
释义
胡宿

(996——1067)字武平,其先豫章(今江西)人,后徙常州晋陵(今江苏常州)。天圣二年进士,为真州扬子尉,调庐州合淝主簿。召试学士院,为馆阁校勘,与修《北史》。改集贤校理,通判宣州。三迁太常博士,判吏部南曹。知湖州,于任上大兴学校,一时湖学兴盛,为东南之冠。为三司盐铁判官,判度支勾院,知苏州,为两浙路转运使。召还,修起居注,以本官知制诰,兼勾当三班院。已而兼判吏部流内铨。拜翰林侍读学士,迁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﹑判馆事。累迁尚书左司郎中,兼知通进银台司﹑审刑院﹑群牧使,判尚书礼部﹑都省,再知礼部贡举。嘉祐六年,拜右谏议大夫﹑枢密副使(《宋宰辅编年录》卷五)。英宗即位,擢给事中。治平三年,以尚书吏部侍郎﹑观文殿学士知杭州。四年,以太子少师致仕,命未至而已卒,年七十二,赠太子太傅,谥文恭。胡宿学问赅博,文章为时所重。工四六文,诰命制辞,“典重赡丽,上法六朝”,有晚唐遗风,其《正阳门赋》﹑《颜子不贰过赋》,也为时人称赏(《赋话》卷一○)。近体五七言律诗,“波澜壮阔,声律铿訇”,具盛唐诗歌气概(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卷一五二)。《过桐庐》诗描绘富春江上春景,画面鲜明,音韵爽朗,方回以为“五十六字,无一字不佳”;《飞将》﹑《公子》诸诗吟咏少年将军,笔力高爽劲健(《瀛奎律髓汇评》卷三○﹑三四)。是时,西崑诗派盛行,胡宿诗也有学西崑派者,风格近于杨亿﹑刘筠,王士禛尝举其《函谷关》﹑《淮南王》等诗二十八首,以为“风调与二公(杨﹑刘)可相伯仲”,多得义山神理(《带经堂诗话》卷九)。著有《胡宿集》七十卷﹑《制词》四卷(《宋史·艺文志》七),久已佚,四库馆臣自《永乐大典》辑出佚诗文,编为《文恭集》五十卷﹑补遗一卷,后删去其中青词乐语十卷,定为四十卷。《全宋诗》卷一七九至一八六录其诗八卷。《全宋文》卷四三七至四七二收其文三十六卷。事迹见欧阳修《赠太子太傅胡公墓志铭》(《欧阳文忠公集》卷三四)﹑《宋史》卷三一八本传。(棘园)

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宋代卷》
随便看

 
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7/4 13:31: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