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空海 |
释义 | 空海 (774——835)日本僧人,亦名遍照金刚。俗姓佐伯氏,生于赞歧国多度郡之屏风浦(今日本香川县善通寺市)。自幼随外舅阿刀大足习儒书。稍长出游京都奈良,入大学明经科。后致志于佛教,遍历高山大川,求寂静无人之境精修炼行,后又回京都。二十二岁时出家,投奈良大安寺习三论宗。贞元二十年,与传教大师最澄一起随遣唐使入唐。在长安,敬仰青龙寺密宗阿阇梨惠果,拜其为师,得受胎藏﹑金刚两部大曼荼罗秘密法,又从般若三藏受学梵文。在唐二年,于元和元年四月,离长安归日本。途经越州时,谒华严和尚神秀,于神秀处得《金狮子章》及《缘起六相》一卷,又向越州节度使求内外经书。带去自长安至越州所得内外典籍数百部。空海来华,正值贞元年间密宗极盛时期,得惠果嫡传,回国后致力弘布秘密法门,开日本真言一宗。又先后在高雄山寺﹑金刚峰寺及平安之东寺传法,设法会讲经布道,深受嵯峨﹑淳和﹑仁明天皇重视,经常出入宫中,并在神泉苑熏修请雨经法,曾任大僧都。又假汉字草书,造平假名,于日本文化之发展,影响深远。晚年隐居高野山中,承和二年(唐文宗大和九年)逝世,年六十二,谥称弘法大师。空海精修密教,又有很高诗文书画修养。其佛学方面著作,有《即身成佛义》﹑《十住心论》﹑《般若心经秘键》﹑《二教论》﹑《声字实相义》﹑《吽字义》等。另有《文镜秘府论》一书,分天﹑地﹑南﹑北﹑东﹑西六册,抄录并讲述中国六朝至唐初关于诗歌体制﹑声韵及对偶方面理论。杨守敬云:“此书盖为诗文声病而作,汇集沈隐侯﹑刘善经﹑刘滔﹑僧皎然﹑元兢及王氏﹑崔氏之说。今传世唯皎然之书,余皆泯灭。”(《日本访书志》)对保存旧籍及研究中古及唐代诗歌与文学批评颇有价值。兹后又将《文镜秘府论》摘要写成《文笔眼心抄》,以便后学“写之,诵之”(《文笔眼心抄序》)。空海尚有文集《遍照发挥性灵集》一○卷传世。其著作甚富,日本学者将其汇编为《弘法大师全集》。《全唐诗补编·续拾》卷二六收其在唐时所作诗四首。(陈允吉﹑卢苇菁)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