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秦缃业 |
释义 | 秦缃业 (1813—1883)字应华,号澹如。江苏无锡人。父瀛,举人。由内阁中书官至兵部侍郎。以文学﹑政事有声乾﹑嘉间。秦缃业九岁孤。稍长,能“刻苦读书,治古文词,为经世之学,志趣异于常儿”(孙衣言《秦君澹如墓表》)。及长,游京师,与祁寯藻﹑曾国藩﹑梅曾亮﹑邵懿辰﹑孙鼎臣﹑朱琦﹑龙启瑞等古文家“以气类相师友”(同上)。道光二十六年(1846),中副榜。其后,屡试不利,即从山东﹑安徽诸学使,佐其考校。先以副贡充史馆誊录,旋援例改浙江同知,积官至候补道,赏戴花翎,加盐运使衔,二品顶戴。同治六年(1867),署理浙江盐运使。光绪二年(1876),署金衢严道。后提调省城书局,因与上官意不合,以疾乞归。归而益贫。杭人慕其名,乃请主东城讲舍,并修《杭州志》。未几,旧疾复作,于九年十月卒于家。“缃业有志用世,故亦究心时务”(张舜徽《清人文集别录·虹桥老屋遗稿》)。喜归有光及方苞﹑姚鼐三家文,又师事梅曾亮,宗桐城义法。为文“冲夷渊懿,持论精确”,且“守秦瀛家法”(刘声木《桐城文学渊源考》本传)。诗喜陶﹑韦两家,“夷犹淡荡”(同上)。好收藏名画,亦精鉴赏,为咸﹑同间博雅之士。著有《虹桥老屋文稿》四卷﹑《虹桥老屋诗稿》五卷﹑《病榻吟》一卷﹑《微云庵词录》等。生平事迹见孙衣言《秦君澹如墓志铭》(《碑传集补》卷一七)﹑《桐城文学渊源考》卷七﹑《清人文集别录》卷一八等。(牛仰山)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