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祢衡
释义
祢衡

(173—198)东汉文学家。字正平。平原般(今山东临邑东北)人。少有才辩,而尚气刚傲,好矫时慢物。献帝兴平中(194—195),避难荆州。建安初,来游许昌,始达颍川,乃阴怀一刺,既而无所之适。盖轻阵群﹑司马朗﹑荀彧辈,唯善孔融﹑杨修,融亦深爱其才。时衡方弱冠,而融已四十,为忘年交。融上疏荐之又数称述于曹操。操欲见之,而衡素相轻疾,自称狂病,不肯往。操怀忿而不欲蒙杀才士之名。闻衡善击鼓,乃召为鼓吏。因会宾客。至衡,衡方为渔阳三挝,不改装,而声节悲壮,听者莫不慷慨。吏诃之,乃徐脱衣至裸,然后衣鼓吏服,复三挝而去。操笑曰:“本欲辱衡,衡反辱孤。”孔融退而数之,劝衡谢。衡许往。融见操,使得自谢。衡至,持杖捶地大骂。操乃遣人送衡使于刘表。临发,众人为之祖道,约共不礼以辱之。衡至,众莫兴,衡大哭,人问其故,乃曰“坐者为冢,卧者为尸,尸冢之间,能不悲乎?”至荆州,刘表初甚宾礼之,文章言议,非衡不定。其后复侮慢于表,表耻不能容,乃送衡至江夏太守黄祖所。祖亦善待之。为祖作书记,祖持其手曰:“处士,此正得祖意,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。”祖长子射为章陵太守,尤善于衡。与衡游处,共读蔡邕碑文。射爱其辞,还恨不缮写。衡因书出之,使写碑还校,如所书。射大会宾客,人有献鹦鹉者,射使作赋,因揽笔作《鹦鹉赋》,文不加点,辞釆甚丽。后黄祖大会宾客,衡因事忤之,遂见杀,射救之不及。祖寻亦悔之。时年二十六。《后汉书·文苑》本传谓其文多亡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谓梁有《祢衡集》二卷,录一卷。盖衡死后他人所辑。此书至梁犹存,隋唐间已佚。今唯《鹦鹉赋》存,见《文选》,清严可均辑入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。

《鹦鹉赋》辞釆华丽,纯用比兴手法。虽写鹦鹉,实以自喻。赋中于寄人篱下之苦,颇有流露,至有“岂言语之阶乱,将不密以致危”。语是衡虽知世途之艰险而不能自免。其赋于晋张华《鹪鹩赋》﹑刘宋鲍照《野鹅赋》﹑《舞鹤赋》等均有较深之影响。

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》
随便看

 
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4 21:28: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