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王鸿寿 |
释义 | 王鸿寿 (1848—1924)又名洪寿,艺名三麻子。江苏南通(一说安徽怀宁)人。其父为管水道粮运官员,酷爱戏曲,家中自办昆曲﹑徽调两个戏班。王鸿寿幼时亦在徽班中习武丑。同治二年(1863),其父因不善官场应酬,获罪于上司,被参,且被判“满门抄斩”。王鸿寿藏身于大衣箱内,独得幸免。自此隐姓埋名,加入徽班,改名“三麻子”,流落江湖。曾应招参加太平军组织的同春班,习武生,并参加编演反映太平天国业绩的连台本戏《洪杨传》。太平天国失败后,该班解散,遂转入江南地方戏班。同治九年后,北上演出。其由徽班出身,兼学京﹑昆﹑梆子各调,又曾拜米喜子为师,专学关公戏。嗣后,遂以擅演关公戏驰名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)在北京﹑天津演出。后因禁演关羽戏,遂至南方,长期演出于上海,亦时至南京﹑镇江﹑扬州﹑北京﹑天津﹑大连﹑武汉各地演出。1924年卒于上海。其所演剧本,多为自撰,有“戏才子”之称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,又根据小说﹑历史和传说,编演了自关羽出世的《斩熊虎》起,至关羽死后《雪地斩越吉》为止的三十几出关公戏,并在唱腔﹑表演﹑脸谱﹑服装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造革新,使所演关公戏别开生面,有“红生泰斗”及“活关公”之誉。又曾编演连台本戏《三门街》,并与汪笑侬合作,编演了不少新戏。生平事迹见李洪春《京剧长谈》第三章《老师王鸿寿》﹑吉水《近百年来皮黄剧本作家》(载《剧学月刊》第三卷第十期,1934年10月)等。(梁淑安)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