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王鸿儒 |
释义 | 王鸿儒 (1459-1519)字懋学,号凝斋。河南南阳府南阳人。少颖悟,工楷书。家贫,为府衙书佐,郡守段坚见而奇之,留居府中,教以经术,补博士弟子员。成化十九年(1483)乡试第一,二十三年进士,授南户部主事。历员外郎﹑郎中,弘治九年(1496)出为山西按察佥事,进提学副使,谢病归。正德四年(1509)起为国子祭酒,以父丧归,七年再起南户部右侍郎,十年入为吏部右侍郎,十四年升南户部尚书,疽发于肋,九月初九卒,年六十一,谥文庄。平生以儒学称,学务求理致用。以名德重于一时,偶亦吟咏。卒后,其弟山东右布政使王鸿渐辑其著述,嘉靖十二年(1533)刻为《文庄凝斋集》九卷,集有崔铣序,内赋骚一卷,收赋五﹑拟骚一,诗一卷,收诸体诗一百二十余首,文七卷,词二十首则附于卷九末,此即清张廷玉《明史·艺文志》著录之本。另有《别集》二卷,文一卷﹑诗一卷(收诗九十余首)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3)鸿文局石印《续中州名贤文表》所收《凝斋集》八卷则为嘉靖本《文庄凝斋集》九卷《别集》二卷之重辑本。另有《疑斋笔语》一卷,乃其杂论,存隆庆刻《百陵学山》本。清钱谦益《列朝诗集》丙集录其诗十四首。清朱彝尊《明诗综》录其诗二首。清末陈田《明诗纪事》丙签卷九录其诗六首,按语谓其诗“亦清俊不凡”。清王昶《明词综》卷三录其词二首。清黄宗羲《明文海》录其文一篇。生平见朱睦㮮《王公鸿儒传》(焦竑《国朝献征录》卷三一)﹑黄宗羲《明儒学案》卷七﹑清张廷玉《明史》卷一八五。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