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王雱 |
释义 | 王雱 (1044——1076)字元泽,临川(今江西抚州)人,王安石子。性敏甚,未冠已著书数万言。治平四年进士,调旌德尉。尝作策三十馀篇,极论天下事,又作《老子训传》及《佛书义解》。邓绾﹑曾布荐之于神宗,召见,除太子中允﹑崇政殿说书。受诏撰《书义》﹑《诗义》,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。熙宁九年卒,年三十三,特赠左谏议大夫。政和三年,封临川伯。王雱善属文,议论刻深,有决断,尝称商鞅为豪杰之士,对不用命之臣当诛之。工诗,刘克庄谓其诗不满百,像“开遍杏花人不到,满庭轻雨绿如烟”(《绝句》),殊有“乃翁思致”(《后村诗话》续集卷四)。词作不多,《眼儿媚》词有“相思只在,丁香枝上,豆蔻梢头”之句;《倦寻芳》词有“恨被榆钱,买断两眉长斗”之句,清新婉倩,人所不能及(《词苑萃编》卷四引《古今词话》)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王雱有《南华真经新传》二十卷﹑《论语解》十卷﹑《孟子注》十四卷。今仅存《南华真经新传》,有宋刊本﹑《正统道藏》本。《全宋词》第一册收其词一首。《全宋诗》卷九七八录其诗七首。《全宋文》卷二二六九收其文十二篇。事迹见《东都事略》卷七九﹑《宋史》卷三二七《王安石传》附传。(棘园)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