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张采 |
释义 | 张采 (1596-1648)字受先,号南郭,室名知畏堂。南直苏州府太仓(今属江苏)人。与同邑张溥有声于时,形影相依,声息相接,乐善规过,互推畏友,时称“娄东二张”。天启四年(1624)二人同创“应社”,推行古学。天启七年中举,崇祯元年(1628)进士,除临川知县,迁吏部主事。张溥组织复社,采在临川,未预其事,然名声相联,后张溥被究,采亦被劾归。归后与钱肃乐合修《太仓州志》十五卷(崇祯本今存)。福王时,召为礼部主事,进员外郎。南都失守,归里。采性严毅刚直,喜甄别可否,人有过,即面叱之,归后为衔恨者所袭,几死,因避之邻邑,清顺治五年(1648)卒,年五十三。研经学,能诗文。其经史著作有《尚书因》四卷(存万历刊本)﹑《诗原》五卷《诗说略》一卷(存天启元年刊本)。又有明末刊本《周礼注疏合解》十八卷,疑为托名。清张廷玉《明史·艺文志》著录其诗文别集《知畏堂文存》十二卷《诗存》四卷,现存清康熙十二年(1673)黄与坚序刊本,《文存》疏一卷,收奏疏四篇,文十一卷,收各体文六十余篇;《诗存》四卷收诸体诗二百二十余首。清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记其曾辑《西汉文纪》﹑《东汉文纪》﹑《三国文》﹑《西晋文》﹑《南朝宋文》﹑《南朝齐文》,未见。清黄宗羲《明文海》录其文四篇。清邵伯英《海虞文征》录其文三篇。清王宝仁《娄水文征》卷四〇录其文七篇。陈济生《天启崇祯两朝遗诗》卷七录其诗三十五首。清朱彝尊《明诗综》卷六八录其诗一首。清张豫章《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》录其诗三首。清末陈田《明诗纪事》辛签卷二二录其诗一首。生平见《(乾隆)江南通志》卷一六三﹑清张廷玉《明史》卷二八八。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