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王徽之
释义
王徽之

(338?—386)晋诗人。字子猷。琅邪临沂(今属山东)人。王羲之第五子。性傲诞。永和九年(353),曾预兰亭之会,哀帝兴宁中(364左右),为大司马桓温参军。蓬首散带,不理府中事。后为南中郎将﹑江州刺史桓冲骑兵参军,冲问其署何曹,对曰:“时见牵马来,似是马曹。”又问管几马,对曰:“不问马,何由知其数?”又问马死多少,对曰:“未知生,焉知死!”冲令其理事,直视不答,曰:“西山朝来,致有爽气。”海西公太和中,召为黄门侍郎,居官数年,弃官归会稽。值夜中大雪,月色清朗,四望皓然,因起,独酌,咏左思《招隐诗》。忽忆戴逵在剡,即乘船诣之,及造门,不前而返。人问其故,曰:“吾本乘兴而行,兴尽而返,何必见戴?”与弟献之友爱特笃,共读《高士传》,献之赏井丹高洁,徽之则赏司马相如慢世。又放情声色,颇过度,时人钦其才而秽其行。孝武帝太元十一年(386),献之卒。徽之奔丧,不哭,直上灵床坐,取献之琴弹,久而不调,叹曰:“子敬子敬,人琴俱亡!”月余,亦卒。有集八卷,佚。今存文一篇,见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;诗二首,见《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》。

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》
随便看

 
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8 8:41: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