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王僧虔 |
释义 | 王僧虔 (426—485)南朝宋﹑齐间文人﹑学者﹑书法家。祖籍琅邪临沂(今属山东)。弱冠善隶书,为宋文帝所赏。除秘书郎﹑太子舍人。与袁淑﹑谢庄友善。元嘉后期,为义阳王刘昶文学,太子洗马,迁司徒江夏王刘义恭左西属。元嘉三十年,僧虔兄僧绰为刘劭所害,或劝僧虔逃,不从,抚兄子俭不异己出。孝武帝孝建初,为武陵太守。还为中书郎,转黄门郎,太子中庶子。时孝武帝欲擅书名,僧虔作书常用掘笔书,以此见容。大明初,出为抚军将军豫章王子尚长史,迁散骑常侍;五年,又为新安王子鸾北中郎长史,南东海太守,行南徐州事。寻为豫章内史,入为侍中,迁御史中丞。明帝泰始中,出为吴兴太守,徙会稽太守,以失意于明帝宠臣阮佃夫,被免官。寻以白衣兼侍中,出为吴郡太守,迁建武将军行湘州事,寻为湘州刺史。后废帝元徽中,为吏部尚书,转尚书右仆射。顺帝升明元年为尚书仆射,迁中书令左仆射。二年为尚书令。齐高帝建元元年,转侍中抚军将军丹阳尹,二年,进号左卫将军,固让,改授左光禄大夫。其年冬,又为湘州刺史。武帝立,以风疾求解,令迁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。永明三年卒。 王僧虔善书,尝作《论书》,评骘汉晋以来书家,又尝献吴大帝孙权及张芝﹑索靖﹑王导等人书迹十二卷于齐高帝。齐高帝亦能书,尝问僧虔,谁为第一。僧虔曰:“臣书第一,陛下亦第一。”僧虔又通音律,笃好汉魏《相和歌》﹑《清商三调》,尝上表请正音律。又因齐魏通使,致书王俭,欲使者于北地访江南所失汉魏遗曲。又曾作《技录》,今佚,然残存佚文,往往为陈释智匠《古今乐录》称引,散见于《乐府诗集》中。王僧虔书表均有文采,且尝为《书赋》,然《南齐书》﹑《南史》本传均不言有集,《隋书·经籍志》亦不著录。今存文十五篇,严可均辑入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。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