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洪迈
释义
洪迈

(1123——1202)字景卢,号容斋,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,洪皓季子。幼读书勤学,绍兴十五年进士,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,召为敕令所删定官。其父以忤秦桧投闲,出添差教授福州。累迁吏部郎,除枢密院检详文字。三十一年,为左司员外郎。三十二年,进起居舍人,假翰林学士使金,充贺登位使,索还河南地未果,殿中侍御史张震劾其使金辱命,论罢。明年,起知泉州。乾道二年,移知吉州。三年,拜中书舍人兼侍读﹑直学士院,仍参史事。六年,知赣州。淳熙二年,移知建宁府。七年,解郡归乡。十一年,起知婺州。明年,召对,以提举佑神观兼侍讲,同修国史,进敷文阁直学士﹑直学士院。十三年,拜翰林学士,进上《四朝史》。绍熙元年,出知绍兴府,奉祠。嘉泰二年卒,年八十,赠光禄大夫,谥文敏。洪迈兄弟以文章取盛名,时人称“三洪”,而洪迈又久在翰苑,尤为博洽,文备众体。擅长骈体文,尝于《容斋随笔》中评论其父兄制诰表启佳篇,并选自己得意之作数十联,详记用典故实﹑对仗技巧(《容斋三笔》卷八)。其名篇亦往往为人称诵,如《代谢赐御书周易尚书表》之“但惊奎璧之辉,自天而下;莫测龟龙之秘,行地无疆”,断句有力(《玉海》卷二○三);《瓜洲贺诛虏亮表》“盖瓜步既应童谣,那无天道;恐棘门或如儿戏,将屈帝尊”,语壮对切(《云庄四六馀话》)。洪迈论作诗主张用典,而又不过于拘泥,以为“作诗要有来处,则为渊原宗派,然字字执泥,又为拘涩”(《容斋五笔》卷三)。但其现存诗歌内容较窄,大多用意不深。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于笔记﹑小说的创作。《容斋随笔》是他重要的笔记,是书在文学﹑史学﹑典章名物﹑文献学方面都有不少独到的论述,具有较高学术价值,故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谓该书“自经史诸子百家以及医卜星算之属,凡意有所得,即随手札记,辨证考据,颇为精确”,推许“南宋说部,终当以此为首”(卷一一八)。《夷坚志》是他创作的志怪体小说,篇帙浩繁,记载神仙怪异﹑当时人物轶事及社会习俗,内容博杂,多荒诞不经之语,故宋周密批评他“贪多务得,不免妄诞,此皆好奇之过也”(《癸辛杂识自序》)。但是书对后来的话本和文言小说却有较大影响。洪迈的著述甚富,有内外制二十八卷,与其兄所著制词同编为《三洪制稿》(魏了翁《三洪制稿序》),已佚。又有文集《野处文集》﹑诗集《野处类稿》二卷,诗集今存《四库全书》本。清人劳格补辑有《洪文敏公集》八卷。《容斋随笔》七十四卷,今存宋﹑元刻本(不全),明弘治八年李瀚刊本,明崇祯三年马调元刊本,《四库全书》本。上海古籍出版1987年出版有校点本。《夷坚志》原为四百二十卷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一),现存本仅八十卷(或作五十卷),有影写宋刻本﹑明嘉靖刻本﹑清乾隆四十三年刻本,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有何卓校点本。《全宋词》第三册收其词六首。《全宋诗》卷二一二一至二一二三录其诗三卷。《全宋文》卷四九一一至四九二○收其文十卷。事迹见《宋史》卷三七三本传。清人钱大昕编有《洪文敏公年谱》一卷,洪汝奎又编《洪文敏公年谱增订》一卷。(闻群)

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宋代卷》
随便看

 
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4 21:44: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