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江逌 |
释义 | 江逌 (307—364)晋诗人﹑辞赋家。字道载。陈留圉(今河南杞县南)人。少孤,与从弟甚相友悌,获誉于时。成帝咸和中(327),苏峻乱起,乃避居临海,剪茅结宇,耽玩载籍,有终老之意。咸康五年(339)或稍后,征北将军蔡谟辟为参军,何充复引为骠骑功曹。以家贫,求为太末令,抚绥亡命,有政绩。州檄为治中,转别驾,迁吴令。永和六年(350),殷浩谋北伐,以逌为咨议参军,迁长史。八年,浩出兵,欲进据洛阳,逌为主要僚佐,军中书檄皆以委之。浩军败,桓温奏废浩佐吏,逌免官。顷之,除中书郎。升平中,迁吏部郎,长兼侍中,太常。哀帝时卒。年五十八。逌在穆﹑哀二朝多所匡谏,著《阮籍序赞》﹑《逸士箴》(《艺文类聚》卷三十六作《逸民箴》)及诗﹑赋﹑奏﹑议数十篇行于世。有集九卷,佚。今存文十篇,见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;存诗二首并残句,见《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》。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