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平剧改革的讨论
释义
平剧改革的讨论

现代文学论争。1942年起,以延安为主的革命根据地戏剧界,为了“宣传抗战”和“承继遗产”(延安平剧院《致全国平剧界书》),曾就平剧改革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。讨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有:一、改革平剧的程序。有人提出先学习研究后改革实践的改革程序,李纶则主张“学习研究改造三种工作必须密切联系不可偏废”(《关于〈瓦岗山〉》)。二、平剧与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歌剧的关系。蓬飞认为,平剧在“旧剧中 一般是离开民间形式较远的东西,用它来表现现在人民大众的生活是不大协调的”,平剧“演历史剧比较适当”(《延安剧运的新方向》)。崇基(艾思奇)则认为,使平剧和“其他种类的歌谣戏曲混合起来,创造新的歌剧”。也是 一种改革方法(《逼上梁山》)。三、推陈出新问题。阿甲认为,要对平剧艺术推陈出新,首先应该“钻进去认识那些是‘陈’”,否则“便没法‘推’,‘新’也无法‘出’”(《关于平剧的接受遗产与服务政治问题》)。柯仲平、李纶、周振吾等则予以反对,认为为了掌握平剧规律,固然必须学习平剧,但目前上演旧戏是不得已,主要注意力仍应放在创造新平剧方面,并强调要处理好政治与艺术、接受遗产与服务现实的关系。平剧改革的理论探讨,对各革命根据地平剧创作有着积极的影响。此后,各革命根据地掀起了平剧创作的新潮,并涌现出《逼上梁山》、《三打祝家庄》等一批优秀的剧作。

顾智敏

马良春,李福田 总主编.中国文学大辞典·第三卷.天津:天津人民出版社.1991.第1281-1282页.
随便看

 

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8:25: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