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李端
释义
李端?—约785

唐代诗人。字正己。赵州(河北赵县)人。诗人李嘉祐之侄。早年好道,曾居于庐岳,访道嵩山。大历五年(770)进士及第,授秘书省校书郎。后因仕途不得意,又加体弱多病辞官,居于终南山草堂寺。德宗时,出任杭州司马。因厌倦官场生活,曾游衡山,爱山水清幽,喜好禅学。官终杭州司马。李端与卢纶、吉中孚、韩翃、钱起、司空曙、苗发、崔峒、耿湋、夏侯审都以能诗著称,号称“大历十才子”。其才思敏捷,附马郭暧曾大集宾客,令十才子赋诗,李端诗先成,众口称绝。钱起疑其宿构,命其以“钱”姓为韵,另赋一首,李端随即吟咏而出,工于前作,钱起等人始服。他的诗如《胡腾儿》通过歌舞场面的描写,表现了各民族的友好感情,流露出了对少数民族沦落异乡的深切同情;《鸣筝》通过对人物心理的微妙刻划,传神地写出了弹筝女的形象;《闺情》以含蓄细腻的笔调,描写出了一位急切盼望丈夫归来的闺中少妇。“大历十才子”多以五言见长,李端则兼工七言歌行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李端诗集》3卷。《全唐诗》卷284—286存其诗3卷。

苏华

马良春,李福田 总主编.中国文学大辞典·第五卷.天津:天津人民出版社.1991.第2820-2821页.
随便看

 

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 11:31: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