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南北两宋志传 |
释义 | 南北两宋志传 明代历史演义长篇小说。南北宋各10卷50回。熊大木著。主要版本有:明三台馆刊本,书名《全象按鉴演义南北两宋志传》,上图下文,不题作者,卷首有三台馆主人建阳氏序。明世德堂刊本,题“姑熟陈氏尺蠖斋评释”,“绣谷周氏世德堂校订”,序与三台馆本不同,署“时癸巳长至日叙”。明叶崐池刊玉茗堂评点本,书名《新刻玉茗堂批点绣像南北宋传》,题“研石山樵订正”,“织里畸人校阅”,有图相,序署“戊午玉茗堂主人题”,序文与世德堂本同。 《北宋志传》叙呼延赞与杨家将的故事。呼延赞幼年其父被奸佞害死,好汉马忠搭救并抚养他成人。他面色如铁,武艺高强,为报灭族之仇,杀欧阳昉一家40余口,逃往贺兰山作了第三寨主,被宋太祖看中,大加封赏。宋太宗时诏呼延赞入汴梁。潘仁美两番用计陷害,并打呼延赞一百毒棒。呼延赞潜回太行山,山寨豪杰围困怀州,迫使知府上本奏明真相,宋太宗怪罪潘仁美,潘反奏呼延赞有异心,私判其罪。八王解救呼延赞,呼延赞在征讨河东的战争中立下不朽的战功。 杨业号无敌,是北汉大将,八王用反间计招降。杨业在抗辽战争中屡胜,直捣幽州,在汾阳城舍长子救主。陈家谷陷入敌人埋伏,潘仁美不救援。杨六郎、七郎冲出重围求援,潘乱箭射死七郎。六郎3次杀入重围救父,杨业已死。潘仁美派刽子手截杀六郎杨延昭未遂,又进谗言,使延昭被判处有罪,发配郑州。宋真宗继位,应萧后之约在晋阳分界会猎。宋真宗起用延昭。延昭与辽将比箭,三矢重透红心。真宗封延昭为高州节度使,延昭自请留守三关,充当巡检,三擒孟良、收焦赞,辽兵闻名丧胆,不敢侵犯。谢金吾与间谍王钦勾结,挑动朝廷拆杨家宅邸天波楼,延昭带焦赞私下三关,焦赞杀谢一家13口。因此,延昭被发配到汝州,造官酒。王钦上本,处斩延昭。八王与呼延赞巧献囚犯首,保住六郎杨延昭。 辽兵困宋帝于魏府,八王求旨赦六郎。延昭先招回反上太行山的诸将,后救驾,大破辽兵,重镇三关。辽兵在飞虎谷摆下72座天门阵,延昭子宗保私去三关,路上得圣母天书,少年登帅位,指挥破天门阵,救出10大朝臣。后杨宗保挂帅印征西夏,杨门女将一齐上阵,遂灭夏。 《南宋志传》从五代写起。契丹立石敬瑭为皇帝,建立后晋王朝,并命敬瑭向契丹称臣纳贡,割献土地。敬瑭崩,子重贵即位,契丹执晋帝北归。刘知远又称帝,国号为汉。汉主为美人大雪、小雪建造御构栏。赵匡胤与结义十兄弟乱了御构栏,杀了大雪、小雪。苏逢吉捉其父赵宏殷入狱。匡胤为救父投案,又逃到关西,跟随魏青征讨母大虫立功。皇帝赦罪,苏逢吉不允。赵匡胤投奔崔延广,征讨澶州大胜,又灭强盗,学了连珠箭法,到金陵拜见潘仁美。潘荐他去河东李守贞处,后来守贞叛汉,匡胤里应外合杀守贞。汉主未发赦令,赵匡胤只得又去绛州,连胜单家四将。 汉主崩,子即位大赦,越匡胤回汴,戏坐御构栏的龙椅,而又被辑捕。他便逃到澶州,在李令公麾下做先锋,活捉何四姑,苏逢吉再次奏他旷军之罪,诈传圣旨,杀了史宏肇满门。郭威起兵斩苏合族,众将拥立郭威为帝。郭威崩,晋王即位称周世宗。世宗亲征北汉刘崇,刘崇请杨业破周于汾水。刘崇崩,刘钧即位。周发兵征蜀,又征南唐,赵匡胤得首功。周世宗封匡胤为定国节度使。周三次征唐,唐降。唐选美女贡周,从此,世宗淫乐,不理朝政。匡胤、郑恩计焚美姬。世宗崩,子宗训为恭帝。刘钧约契丹入侵,赵匡胤为殿前检点节度使,行兵退敌。大军至陈桥,赵匡胤黄袍加身,称宋太祖。宋太祖杯酒解除诸大将兵权,平定全国,统一天下。 《北宋志传》主要写呼延赞和杨家将;《南宋志传》主要写赵匡胤,忠实地记叙了五代的更变和宋太祖一生的功绩。《南宋志传》“名”与内容不符。孙楷第认为,《南宋志传》应原名为《北宋志传》,《北宋志传》应原名为《续北宋志传》。此看法比较合理。 孙一珍 马良春,李福田 总主编.中国文学大辞典·第六卷.天津:天津人民出版社.1991.第4209-4210页.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