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知人论世 |
释义 | 知人论世 古代文学理论术语。语出自《孟子·万章》(下):“一乡之善士,斯友一乡之善士;一国之善士,斯友一国之善士;天下之善士,斯有天下之善士。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,又尚论古之人。颂其诗,读其书,不知其人,可乎?是以论其世也,是尚友也。”孟子的原意本在于阐发修身求友的方法,但其间确实涉及到了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问题。后人对孟子这一段话加以引伸和发挥,逐渐将“知人论世”概括成了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一项重要的原则。所谓“知人”,指要准确地评价一部文学作品,必须首先全面了解作者,了解作者的身世、经历和人品;所谓“论世”,指为真正了解作者,还必须进一步考察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状况。象清代的章学诚就讲过:“不知古人之世,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。知其世矣,不知古人之身处,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。”(《文史通义·文德》) 杨铸 马良春,李福田 总主编.中国文学大辞典·第六卷.天津:天津人民出版社.1991.第3769页.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