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崔融 |
释义 | 崔融653—706 唐初诗文家。字安成。齐州全节(山东济南)人。举八科高第,补宫门丞、崇文馆学士。唐中宗为太子时,选为侍读,掌东宫表疏。圣历年间,武则天封嵩山,见崔融所撰《启母庙碑》,深加赞赏。封禅事毕,令撰《朝觐碑》文,授著作佐郎,迁右史,进凤阁舍人。久视元年(700),因忤内宠张昌宗之意,贬婺州长史。旋又召为春官郎中,知制诰。长安二年(702),再迁凤阁舍人,监修国史。长安四年,任司礼少卿,仍知制诰。张昌宗兄弟延揽文士,崔融与纳言李峤、凤阁侍郎苏味道、麟台少监王绍宗等降节依附。及二张被杀,崔融被贬为袁州刺史。不久,召为国子司业,兼修国史。唐中宗神龙二年(705),参与修撰《则天实录》,封清河县子。崔融文章华婉典雅,当时极负盛名,与李峤、苏味道、杜审言号称“文章四友”。朝廷大作,如《洛出宝图颂》、《则天哀册文》均出其手。据说因撰哀册文,思苦神竭,发病而卒,时年54岁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著录其文集60卷,原本久佚。并曾辑武则天时预修《三教珠英》学士李峤、张说等人诗,为《珠英学士集》5卷。《全唐诗》卷68存诗1卷。《全唐文》卷217至220载文50篇,《唐文拾遗》与《唐文续拾》各载1篇。 刘正民 马良春,李福田 总主编.中国文学大辞典·第七卷.天津:天津人民出版社.1991.第5388页.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