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浮山后集
释义
浮山后集

清诗别集。方以智撰。方以智(1611—1671),字密之,号曼公、无可,桐城(今属安徽)人,明末清初学者、文学家。此前有《浮山前集》,已亡佚。此集共4卷,收诗350首,为方以智自清军陷平乐后,变服为僧,至闻父病故桐城,破关出南京高座寺,回乡奔丧前,即方以智40岁至45岁时所作。每卷各有分集名,卷1名“无生呓”,作于顺治七年至九年(1650—1652),收有著名的《和陶诗》20首,题名《和陶饮酒》。卷2名“借庐语”,为顺治九年以智宿庐山时所作。卷3名“鸟道吟”和“信叶”。“鸟道吟”作于南京竹关。而“信叶”为词集,作于梧州冰舍、庐山和南京竹关,收词30篇。卷4名“建初集”,作于顺治十年至十二年。今存清初刻本。卷首有方以智老师余飏之子余佺序,题为《浮山前后集序》,近500言,惜已残。

叶君远

马良春,李福田 总主编.中国文学大辞典·第七卷.天津:天津人民出版社.1991.第5107页.
随便看

 

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7/1 2:24: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