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梁有誉 |
释义 | 梁有誉 明代诗文作家。字公实。顺德(今属广东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少从学于黄佐。嘉靖二十九年(1550)进士,授刑部主事,与李攀龙、王世贞等人结诗社,倡导复古,人称后七子。因念母,以病归里。归里后,与欧大任、黎民表相与唱和,号南园后五子。他与黎民表相约,去游观罗浮,因海飓未果,但他却身染寒病而卒,年仅36岁。 他的诗作婉而多讽。其赠友诗,既吐露情谊,也表现对时局的忧愁,如《喜述归怀,留别李于鳞、王元美、徐子与、宗子相四子一百韵》就具有这样特点。所谓“疮痍未苏息,戈甲转绵延”,说明诗人敏感地看到社会中的问题。他的咏史诗,常寄寓着对时世的感慨,如《汉宫词》:“蕊宫别有欢娱处,春色人间总未如”,嘲讽了嘉靖皇帝为了炼出延年金丹而大肆搜罗少女的荒唐行为。其诗作也常吐露一种远避尘世、洁身自好的情怀,如《秋堂夜集》:“依楼寒雁过,烧烛候虫鸣。幽意惟君会,烟霞莫负盟。” 其诗作的风格是词采华美,深情婉约,如《扬州悼隋离宫》之一:“李花歌罢益凄其,正是迷楼纵乐时。夜月辽魂哀铁骑,春风淮柳拂鸾旗。斗边蛇起妖谁识?帐里雕来事可悲。千载故基何处觅?杜鹃啼上野棠枝。”选词俪事,都较新警。其诗佳句甚多,《国雅》枚举的例证足资证明,如:“天涯尺素经残腊,客里分阴似小年”,“云暗故关听断角,日沉残垒见孤鸿”,“吴楚地当瓜步折,东南山拥秣陵高”,“石楼积翠临沧海,铁柱飞泉落紫墟”,“候虫声起灯光落,社燕巢空木叶疏”。确是才情竞秀,甚见功力。著有《兰汀存稿》8卷。 尹恭弘 马良春,李福田 总主编.中国文学大辞典·第七卷.天津:天津人民出版社.1991.第5538页.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