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柴望 |
释义 | 柴望1212—1280 宋代诗人、词人。字仲山,号秋堂,又号归田。衢州江山(今属浙江)人。宋理宗嘉熙中为太学上舍。淳祐六年(1246)元旦日蚀,皇帝下诏求直言,柴望撰《丙午龟鉴》奏上,忤权臣贾似道,下狱。后放归田里。宋端宗景炎二年(1277),授迪功郎、史馆编校。宋亡后,不出仕,自称“宋逋臣”。与其从弟柴随亨、柴元亨、柴元彪合称“柴氏四隐”。其诗有《道州台衣集》、《西凉鼓吹》等,皆散佚不存。今有《秋堂集》3卷、《柴氏四隐集》3卷传世,为后人辑录而成。“其诗虽格近晚唐,未为高迈,而黍离麦秀,寓痛至深,骚屑哀音,特为凄动,亦可与谢翱诸人并传不朽。”(《四库全书总目》)存词13首,多见于《柴氏四隐集》,《疆村丛书》编为《秋堂诗余》1卷,皆为长调,描写颇为工丽生动,充满了亡国哀音。〔摸鱼儿〕 (问长江几分秋色)1首作于淳祐六年放归田里后,措辞危苦,受辛弃疾影响甚深。 孙映逵 马良春,李福田 总主编.中国文学大辞典·第七卷.天津:天津人民出版社.1991.第4806页. |
随便看 |
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