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夏之蓉
释义
夏之蓉1661—1748

清代诗人。字芙裳,号醴谷。高邮(今属江苏)人。雍正四年(1726)举人,官盐城教谕。雍正十一年进士。乾隆元年(1736)举博学鸿词科,授翰林院检讨,历任福建乡试正考官、提督广东、湖南学政。后归乡主讲钟山、丽正书院。一生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。夏之蓉诗作往往触兴而发,以酬唱题咏为主要内容。也有一些描写现实、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,如《饥儿行》,表现农家悲惨穷苦的生活:“谁云人命重,仅与蝼蚁比。闻之尚酸鼻,见者应颡泚。”其诗尤长于歌行,如《建阳避虎行》、《灵川河》等篇,笔墨淋漓,波澜起伏,深受时人赞赏。夏之蓉于诗推崇杜甫、韩愈、苏轼,风格“沉雄雅健”(阮元《淮海英灵集》),“体物达情,不以雕饰之语为工,不以月露之词擅美。谆切恳到,可以感人讽世”(王豫《群雅集》)。他还能文,方苞称其古文“可方侯(方域)、魏(禧)”(见《清史列传·文苑传》)。著有《半舫斋诗钞》20卷、文集8卷。

王景琳

马良春,李福田 总主编.中国文学大辞典·第七卷.天津:天津人民出版社.1991.第4781页.
随便看

 

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,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4:13:11